电商法出台 微商和代购要结束了吗?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2018年8月31日,历时五年时间,历经四度审议,后又三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可以发现,让代购一族感到有压力的,主要是电商法所规定的电商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等条款。有声音称,电商法落地,海外代购“压力山大”,那么海外代购究竟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代购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

  在电商领域,微商、网络直播等经营方式准入门槛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人监管,消费纠纷一旦发生,有些商家直接采取删除好友、拉入黑名单、更换账号等行为来逃避法律责任。

  电商法将利用此类经营方式的经营主体纳入了电子商务经营者范围,除此以外部分卖家是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等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的,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无需进行登记。例如在微信朋友圈内销售农家自产土鸡蛋、农户自制手工艺品的个体商户就无需到工商部门进行市场主体登记。根据法律规定,无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海外代购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商业行为,就是市场主体,超过一定数额需要依法纳税;如果是偶尔出国帮家人朋友代购少量东西,则不需要登记,而“零星小额”的具体标准,还需等待市场监管总局明确。

  工商登记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但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商经营者,并不等于完全与纳税无关。如果发生了纳税义务,同样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另一方面,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监管政策正陆续出台。11月30日,商务部、财政部发布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和税务通知,把享受税收优惠的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相应调高。同时,还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高至5000元。

  微商系统660818.com认为,目前代购们的利润点在于免交关税、消费税,这与以往的执法依据不够明确、执法程度不够到位有关,现在立法已经明确,执行上也没有技术阻碍,一旦成本上去了,代购们的优势就会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