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电子商务法》对微商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商行业吸引着各界人士不断涌入。也一度出现假货、三无产品、乱价等情况层出不穷的混乱。但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子商务法》)

《电子商务法》的发布影响甚广,有人欢喜,有人发愁。从事微商及代购的人群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代购是不是不能做了?”“微商也要办资质吗?”“收入多少要交税?”等等一系列问题及标题党文章席卷而来,引起大众的一阵恐慌。

其实《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实行预示着微商行业开始有法可依,彻底跳出了曾经的“灰色地带”,也标志着微商被国家和法律所认可,对想认真做事业的人来说,其实是利好消息。下面微商授权查询系统小编给大家客观解读下新《电子商务法》给微商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规范微商行业的发展
微商专委员会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微商的商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截止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5.09亿人,从业人员已达4800万人。

从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可以直接看出,该行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快、从业人员众多,极易出现各种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所以这个政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明确国家对电商行业的态度
从《电子商务法》内容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电商行业的态度:(1)规范经营,保障并支持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2)完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及责任,以更好地保证交易保障、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3)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对认识不一致或看不准的问题,仅作原则规定或不做规定。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来,国家对电商是持支持态度的。并且在一些具体事宜上,还有一定的修改空间。

三、《电子商务法》立案时长
《电子商务法》从2013年就开始立项,3年起草,2年4次审议,共耗时5年之久才正式发布。期间参考其他先进国家经验,接受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的建议方案,听取广大从业者及其他民众的意见。再经过各部委的讨论,先解决能实现的,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出现的状况。因此,国家出人力时力,目的不会是为了减少行业从业者的收入,而是为了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从而保障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的共同利益!

四、是否需要办理营业执照
从发布的《电子商务法》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主体,都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所以,为了未来稳定经营,预防未知风险,提前注册公司或者办理个体工商户资质,主动承担纳税义务,不用时刻担惊受怕,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五、各大平台监管力度
本次国家出台《电子商务法》,明确针对电商平台以及平台卖家。各平台肯定会加大监管对平台卖家的监管力度,对一直按照规定去经营的企业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对微商系统影响并不大,原本就合法经营的主体或通过微商售卖的产品肯定都有相应资质,对那些制假售假的人起到监管警示作用,购买过的消费者使用防伪查询系统后发现上当报案,执法者多了一项执法的依据。《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对微商的影响虽然不大,但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到了电子商务行为有法可依。